10月9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易兰规划设计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四校一企联合毕业设计”(简称风景园林4+1联合毕设)讨论会,顺利在京举办。参会高校和企业讨论和商议了以校企合作、多校交流为基础的联合毕业设计工作内容和计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昊教授、风景园林系主任董芦笛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邱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余洋副教授、易兰规划设计院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陈跃中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会议由董芦笛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宗旨是促进不同地域高校和设计企业之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与会教师和设计师共同讨论了“街景重构”理论的缘起与实践方法,并赋予街景更新不同的内涵。
首先,陈跃中先生介绍了“街景重构”重塑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介绍了拟定的设计基地情况。随后,参会各高校负责人简介了各校毕业设计概况,并讨论“四校一企风景园林教学联盟备忘录(草案)”、联合毕设教学任务书、教学工作组织方案、以及教学成果及奖励推广宣传方式等议题。整个会议围绕毕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毕设题目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深度的把控等进行了专项研讨。
在会议中,不断迸发出关于街景重构和联合教学的精彩观点。
- 城市街景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代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遭遇的普遍性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在过去与未来的快速传承中面临街景重构的变革探索,通过“街景重构”重塑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风景园林专业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实践前沿。
- 街道复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在建筑、规划等领域都有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实践。风景园林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内涵,是街景重构的重要途径。未来研究和实践应对街景中的“景”赋予除了视觉体验之外更丰富的内容,比如街道新功能、新类型等。
- 欧美“去汽车化”的潮流是街景重构理论的社会背景,民众将重返街道,开始慢行生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缓行引发土地大面积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少,老街区更新或修建的项目将越来越多。旧城精品改造、城市区域更新等项目都将促使老街区重现活力。
- 校企联合不仅是一种创新,更希望进行多维度的街景价值重构,增强风景园林在都市更新过程中的话语权,展现行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不同办学背景和教学特色的高校教学经验和差异,促进多元化的教学交流;探索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项目需求之间有效的成果对接,深化促进教学实践与设计实践联合的共赢式发展。
- 在校企联合过程中,工作在一线的设计师应担起企业导师的责任,与高校老师充分沟通,相互配合,突破传统规范流程操作的毕设模式,尽可能将实践工作流程贯彻到教学体系之中,促进高校毕设成果有更多的可能性。
- 风景园林4+1联合毕设是一个创新研究,在全国风景园林高校教学史上是首次。企业加入毕设环节,能打破高校毕设的“同质性”,成为学生进入职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风景园林教学需要创新型联合,应结合当下中国的行业特点,与设计企业联合,进行转型与衔接。
- 设计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保障。职业设计师由于项目周期紧张,缺乏或者难以实现研发过程。以“街景重构”作为毕设选题,应该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切入街道生活,结合实际项目操作,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也应探索实践研发的可能性。
- 街景重构可能更适合城乡规划或城市设计的专业来参与,或者是环境艺术的专业参与。以往农林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一部分学生是做传统论文,一部分学生偏向做设计。跟传统比较,现在风景园林学生偏向实践、偏向于规划设计方面。但是,不管做论文还是做设计,应坚持传统的风景园林本科教学内涵,主要围绕绿地进行教学指导。
- 街景重构背后应该有更加深层的目的,也许我们应该通过这个题目来更加关注城市生活,这对于风景园林来讲很有意义,我们处理的绿地设计,事实上是组织人的生活,尤其是工作以外的生活。以前城市绿地规划是定额分配的,实际上是比较机械的。街景重构应该引导设计走向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
- 联合毕设对于企业和高校都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已有的校际联合毕业设计及开放式作品展览,如五道口项目、崇雍大街项目、大栅栏项目等,社会评价和效益都非常好。
- 毕业设计小组的教学组织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基于场地的研究,可从社会学或其他角度深化调研资料;一个是专项设计,比如社会生活、设施设计等等。小组方案可以完成多维度整合,既有系统的整体规划,又保证了专项设计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