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同时为喜迎校庆100周年,增强师生爱校情怀,交通学院推出“交通记忆”系列访谈活动,收集整理一代代哈工大交通人的奋斗故事,以此来激励广大交通学子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这一期参加访谈的嘉宾是侯相琛教授。
侯相琛老师简介
侯相琛,原交通学院院长,第六届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主要从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技术、道路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道路养护技术与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五年已完成科研项目14项,其中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完成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交通部计划项目1项,交通部联合攻关项目1项,其余为省厅重点科技项目,共承担科研经费678万元;作为第一、二作者发表论文17篇,EI检索11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著作2部,主编教材1部;获得中国公路协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主讲《土木工程概论》、《公路养护与评价》等本科课程和《公路经济学》博士生课程。指导硕士生31名,协助指导28名。
采访录
高国维:您是否记得刚进入交通学院工作时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状况?
侯老师:起初只是一个道路教研室,有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的老师在一起工作。那时每年只招一个班,专业名称叫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当时道路、桥梁、交通是都学的。当时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很少培养研究生(一年两三个),当时没有设置研究生硕士点,之后才具备研究生体系。
高国维:当时是否合校?
侯老师:没有合校。90年隶属于哈建工二系,当时叫城市建设系。
杜小康:道路专业单独建系对老师和同学们有什么影响?
侯老师:培养学生的队伍规模的壮大,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道路专业逐渐变得精细化,道路专业单独建系后我们重点做了三个学科方向:道路建筑材料、路面结构、路网养护和管理。人员规模的扩大,进而适应了道路发展不同的需求,三个学科组相当于三个龙头,齐头并进发展。
高国维:您与老一辈老师一起工作的经历?
侯老师:我们班是道桥83级,老一辈老师对我们也十分重视,基本是那些功勋教授给我们上课,比如当时教授路面的王哲人教授、郭大智教授等结合当时修订的最新的规范给我们授课,后来我读研究生,遇见导师主攻路面力学方向的郭大智教授,当时因为种种研究方面的问题,道路研究始终未能取得巨大的突破,于是郭大智教授就前往数学系进行了几年的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专门去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在交通研究领域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面道路便逐渐发展起来,从而在全国交通道路力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因为自己从事路面养护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跟随郭大智教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和老师们感情都很深,彼此间师生关系融洽,老师都把我们看成子女一样,照顾我们,还给予我们当中家庭条件较差的一些学生一些关怀和帮助,所以一直以来和老师们感情都十分深厚。
杜小康:您能否介绍一下学院的几代学科带头人和他们的主要成就?
侯老师:最开始是是蔡乃森教授,他是中国第一个留学苏联的博士,回到国内后在同济大学工作,担任同济科研科科长,后因为支援东北建设,支援我们学校开展专业的建设,并且他当时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望。主要开展石灰土的研究,解决了道里区道路翻浆问题。之后有一段时间十分不幸,蔡乃森教授、苏荣阁教授等人相继离开了我们,因此人才接济上出现了问题。后来就是王哲人老师作为我们道路方向,或者说是交通方向的学科带头人,一直带领大家扎扎实实工作。那时候主要是解决东北地区冬季冻期的路基路面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问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再后来就是郭大智老师在路面力学方面有很多贡献。然后邴文山老师在道路防冻层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直达现在防冻层设计的一些公式还是邴老师他们做出来的。再后来呢就是张肖宁老师,他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粘弹特性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我们国内也是比较早的。陈洪仁老师前几天刚获得一个交通工程协会的终身成就奖,他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交通工程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做了许多工作。桥梁方面当然是张树仁老师,他在桥梁结构设计原理,以及旧桥检测加固等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直到现在我们旧桥检测加固的一些规范还沿用了他们当年的一些成果。
高国维: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学院科研主攻方向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侯老师:我们最早的研究范围还是比较窄的。刚解放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规范,那时是把苏联的一些规范拿过来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我们后来的几大方向,就是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再加上路网养护管理,最后才发展到这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