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建筑学院“情怀城乡,筑梦国土”城乡规划学学术周云端开启!第一日——开幕式和校企联合教育论坛!

2020年5月25日,为弘扬百年哈工大强校精神,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情怀城乡,筑梦国土”城乡规划学学术周云端启航。城乡规划学学术周是哈工大建筑学院为迎接哈工大建校百年和哈工大建筑学科创建百年,而举办的系列学科学术周的第四周。在之前的三周里,设计学、暖通燃气、风景园林学都已经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但又风格各异的学术周,彰显了哈工大建筑学院多学科的风采。

“情怀城乡,筑梦国土” 城乡规划学学术周邀请了来自学界及业界的校友、学者和专家齐聚云端、共话百年。各位嘉宾围绕城乡规划专业的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学科融合、创新创业等主题,畅谈科学研究、行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未来远景,启迪规划学科筑梦之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慰副教授主持开幕式。董慰副院长首先表达了对支持本次学术周活动的学院领导、师生及与会嘉宾的感谢,依次介绍参与开幕式的校友们,宣布本次城乡规划学学术周活动正式开幕!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澄,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分别做开幕致辞,表达了对各位校友、学者和专家们支持学术周活动与学院建设发展的由衷谢意。孙澄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规划学科的深厚历史与所获成就进行了深情回顾,赞扬了全体城乡规划人以昂扬的斗志,走出了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南北两地共同努力的一级学科发展道路,并表达了对学科在规划变革时代的发展期许。张国宏书记表达了对城乡规划学专业校友们的欢迎,期待与大家一起致敬历史、规划未来。

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深圳校区院长宋聚生教授代表深圳校区致辞。宋聚生院长首先代表深圳校区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祝愿各位校友节日快乐。宋院长回顾了深圳校区设立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经历,提出校区当前定位,深切表达对本部工作支持的感谢,并预祝此次学科和专业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此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王立秋书记及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赵景海副厅长作为校友代表分别致辞,高度赞扬哈工大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模式,及社会服务中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地方服务意识,并表达了对母校百年华诞的祝福及对学科发展的祝愿与期盼。

建筑学院各系主任和城市规划系全体教师、广大校友、在校学生参加了开幕仪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澄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深圳校区院长宋聚生教授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致辞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景海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慰主持开幕式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过后,“情怀城乡,筑梦国土”城乡规划学学术周第一个板块“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校企联合教育论坛正式开启。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赵志庆教授主持。本期论坛邀请到来自设计机构和教学科研机构的四位主讲嘉宾和十位对话嘉宾聚焦转型期下学科发展走向和社会需求下的人才培养。

主题报告环节,首先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学委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险峰分享题为《大转型时期的规划走向与学习》的报告。张险峰首先向哈工大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向学院的精心培养表达感谢。随后分析了规划所具有的无定式、有规律、有遵循的特征,提出未来规划的8个趋势,分别是从“技术流”走向“政策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使命、应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形成面向社会基层的陪伴式、沟通式规划、形成服务动力转型的“经济型”规划、提升服务高品质生活的“设计学潜力”、促进多专业协同及跨界合作和技术支撑从“软原理”走向“硬核化”。最后,张险峰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对规划教育能力培养提出期望,希望学生能够在个人优势方向上发展形成“长板效应”,将个人兴趣与未来的职业方向相结合,收获最大的个人成就和多彩的人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险峰《大转型时期的规划走向与学习》

主题报告2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中国岩石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泽坚分享题为《知行合一,协同赋能》的报告。王泽坚院长首先对哈工大、对建筑学院表达了诚挚的祝福。随后,王院长从社会发展新阶段、规划服务新需求、行业拓展新领域、空间主题再发现四个方面阐释了未来规划教育的方向,指出多学科综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最后,王院长从中规院在深圳的发展经历与项目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对未来人才需求的方向,指出优秀的规划师既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也需要基本观念和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王院长建议校企共同发力,接力赋予个体成长的能力,并尊重学生个体选择的权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知行合一,协同赋能》

主题报告3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处处长、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学术委员会委员彭小雷分享题为《规划师的"四多"与规划专业教育》的报告。彭小雷处长从个人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及当前年轻规划师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当前规划师多面、多能、多变、多思的“四多”需求,指出一位优秀的规划师应具备专业协同、组织协调、技术把控、灵活适应等多种能力。结合规划师的“四多”需求,彭处长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指出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国情与民情的关注、知与行的结合与博学精专的能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彭小雷《规划师的"四多"与规划专业教育》

主题报告4是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城市设计总监、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樑分享了题为《变化&进化 需要&需求》的报告,通过深圳—雄安—前海实践经验和多年的工作尝试与探索,介绍了深圳改革开放40年间规划实践变化与经验。同时,单院长提出规划设计行业需求与能力建设的方向,指出城市价值、城市逻辑、体验思维是规划师的立足之基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希望学生能够拓展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秉持“实干”和“创新”精神,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提供“更有用、更好用”的城市规划设计综合解决方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城市设计总监单樑

《变化&进化  需要&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邱志勇主持“校企牵手,合作育人”互动交流环节,由吕晓蓓、陈荣、马文阁、王国庆、徐泽、刘继华、顾玄渊、龚咏喜和黄珍等知名校友和业界同仁围绕产业需求与学科发展和社会转型与人才培养两项话题进行交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吕晓蓓提出适当区分学校阶段和工作阶段的人才培养,应是传递的关系而非重复的过程。学校应该注重四个方面,包括树立学生建立对行业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持续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及增强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同时,规划院要给年轻人尊重的公平学习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育人传递规划人生观。

上海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85级校友陈荣提出高校应培养学生基本功、知识拓展能力和规划使命感。他提出空间是城乡的物质载体,学生仍需要重视图像思维、徒手设计能力,且在校期间建立合理和完善的知识框架。此外,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规划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弱势群体谋求空间公平和空间利益。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86级校友马文阁倡议学生在学校教育当中应掌握新讯息、新技术和新理念。他提出高校是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汇集中心,是行业政策解读中心,应培养学生新思想、新方法,使其为规划院后能够注入新鲜力量。同时,哈工大学生应传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规划师,87级校友王国庆提出新时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尤其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时期,需要加强人才从城市建设管理到空间治理思维逻辑的转换,需要多学科知识体系支撑。高校需要培养学生设计、组织、管理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规划分析和识别技术能力,培养学生情景分析预测技术、数据集成分析及可视化表达技术能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91级校友徐泽在国土空间规划转型背景下,提出新时期学生培养的5个主题词:“根基”、“格局”、“坚持”、“平衡”和“祝福”。他建议将专业维度作为规划工作支撑点、树立规划大局观、培养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平衡工作与身体健康及家庭生活,并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砥砺前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96级校友刘继华提出城乡规划包罗万象,工作重点需要紧跟国家重点战略发展方向。在国土空间规划转型的冲击过程中,规划企业以传统城乡规划为内核、多团队合作工作模式,在变革中逐渐找到自身位置。此外,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会从空间环境设计向空间政策、公共治理转型,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97级校友顾玄渊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规划学科更关注“人”的需求,关注“新百年”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关注更复杂的城市空间。为规划新生提出“诚”、“思”、“勇”、“信”四个关键词,提出学生要有诚意、多思考、勇担当、生信仰,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黄珍强调规划师需要终身学习,校企合作就是培养规划师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如何在同样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培养“多样性”人才,成为目前高校教学培养的焦点问题。黄老师建议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对接,在本科生阶段引入企业导师;在研究生阶段基于企业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创新性理论思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龚咏喜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更多是从企业实践发展而来,在校师生需要更深入思考如何平衡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的关系。传统工科培养过程中,规划学生更注重设计能力,但其空间分析能力、空间规划逻辑性、系统性方面仍需要提高。存量规划时代,规划微更新需要注重“人”的需求,平衡不同主体人群的空间利益。

校友互动交流合影

与此同时,在bilibili直播平台,“情怀城乡,筑梦国土:哈工大城乡规划学术周”线上直播观看人数不断增长,最高时段超过1.1万人次。广大校友通过bilibili平台留言方式祝福母校百年华诞,并提出对城乡规划学学科建设的高度赞扬及建议。其中,规划系主任邱志勇总结郑晓刚等校友的学科建设谏言,包括加强产业经济知识培养、加强公共管理培养和人才引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通过调整知识体系,在产业经济方面补足城乡规划学教学培养体系。

经过近5个小时的思想汇聚,“情怀城乡,筑梦国土” 城乡规划学学术周第一日——城乡规划学学术周开幕式与“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校企联合教育论坛圆满结束。各位师生、校友、参会嘉宾云相聚,虽相隔万里,但热情不减,云端论道,畅谈协同发展。

5月26日“情怀城乡,筑梦国土”城乡规划学学术周第二日 “哈工大给我一双翅膀”:校友重回课堂 即将精彩呈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