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建筑学院“百年建筑,世纪芳华”建筑学学术周第二日 “筑匠心:传承工大精神,积淀百年功夫”主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2020年6月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百年建筑,世纪芳华” 建筑学学术周第二日“筑匠心:传承工大精神,积淀百年功夫”主题报告会在云端成功举办。本次主题报告会分为主题报告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活动邀请到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的卓越前辈,为我们讲述如何传承哈工大建筑人的精神,练就哈工大的百年功夫。

本次报告会在播放一段追忆建筑学院历史发展的温馨视频过后,缓缓拉开序幕。开场环节由建筑系主任薛名辉副教授主持。首先欢迎了今天来到直播间的各位嘉宾,并简要介绍了各位参与本次报告会的卓越前辈们。

接下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澄教授发表致辞,感谢了诸位哈工大建筑学院的前辈为学科发展和建筑教育付出的努力,并对今天的报告内容表示十分期待。

主题报告环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张姗姗教授主持。张姗姗教授首先欢迎了今天来到直播间的各位同学、前辈和嘉宾们,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主题报告会的的主要日程。随后,张姗姗教授介绍并请出各位嘉宾做精彩的学术报告。

 

主题演讲回顾一

周文连,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巡视组组长,住建部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周文连秘书长为大家带来了以“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关注建筑师负责制教育”为题目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建筑师负责制的发展前沿信息与在建筑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提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创新思维适应国民经济支柱建筑业巨变,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发挥建筑师主导作用,在民用建筑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随后结合多年的实践,分享了自己在推广建筑负责制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关注建筑师负责制教育的观点,并呼吁建筑院校要高度重视建筑师负责制的推广,重视现场实践等。并对母校哈工大表达了“创造世界一流大学,让桃李盛开各地!创造世界一流企业,让幸福拓展美丽”的美好祝愿。

 

主题演讲回顾二

张伶伶,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天作建筑主持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伶伶教授带来了题为“坚守中的传承”的报告。他首先回味了在哈工大建筑学院土木楼度过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校和学生时代的思念。报告从哈工大建校初期办学仅有建筑科和电机科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哈工大建筑学在创办初期更加强调应用性的特点。而在哈建工时代,由于受到苏俄体系的影响,建筑学更具工程性的特点。在国家推广国际化的建筑教育评估之后,我们的建筑学发展将原有的两个特点进行融合,并展现出执业性的特点。到了哈工大时期,在更广阔的国际化交流的背景下,由于条件的提升和观念的变化,哈工大建筑教育呈现的明显特征是开放性。张伶伶教授通过对哈工大建筑学科的发展历史的梳理,展望建筑学科未来在团队的模式、学科群构架等方面可能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主题演讲回顾三

梅洪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士( FAIA ),寒地建筑国际协作研究协会(ICCHA)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议组成员。

梅洪元教授带来的是题为“秉承哈工大理性文化的建筑创作观”的报告。梅洪元教授首先回顾了哈建工、哈工大一脉相承的建筑学科发展历史。随后在报告的具体内容中通过对于寒地气候环境特殊性的分析,和对于多年教学和实践中对于寒地建筑特色的理解,结合梅教授及其团队这些年完成的新疆乌鲁木齐冰上运动中心、大连体育场等实际案例,从“在地生长的自然观、平凡简约的适度观、返璞归真的环境观、繁而至简的审美观、原真质朴的地域观”五个维度解读了秉承哈工大理性文化的建筑创作观。

 

主题演讲回顾四

刘晓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住宅与技术委员会副会长、专家委员,北京市规划学会副会长,住宅与居住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规委、住建委专家,住建部专家组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导师。

刘晓钟总建筑师首先表达了对于在线上与各位嘉宾见面的喜悦以及对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的祝贺。刘晓钟总建筑师的报告主题是“开放社区与居住品质”,首先分析了我们的目前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城市界面分隔不清、指标不交圈、管理与程序上设计过程的矛盾等问题;通过开放社区如何能够去解决这些城市交通、配套不完全、封闭管理和人际交往等问题。随后他与大家分享了实际的案例,案例中确定基因组团街区形态,按照人文、自然和环境的方式进行开放式社区设计,尝试街坊等形势去探寻更好的开放式社区模式。同时也提到了在设计完成后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管理层面的诸多问题。

 

主题演讲回顾五

任明,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第八届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

任明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住区探索”。任明教授首先介绍了维拓设计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对基于哈工大校训的职业操守给予了肯定,引出关注社会、环境、人为重点设计要素的现代住区设计。在对住区规划和设计的思考上,首先在疫情之后,大家更加重视社区的管理问题,有效的社区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社区的效率;其次由于传统规划布局的高强度,强排式建筑布局造成了开放空间的缺失等问题。而公共空间的缺失,让如何做到公共空间生活化、减少交叉相互影响及绿化环境系统化成为需要重视的设计重点。同时社区安全应急管理、关注社区居家养老、老旧小区更新问题也成为现在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

 

主题演讲回顾六

刘塨,华侨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

刘塨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湿地人居研究”。刘塨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研究的缘起以及自己和哈工大的渊源,并表达了对母校百年华诞的美好祝愿。在报告中刘塨教授首先展示了当前我国湿地与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情况,进而向大家介绍了将人居环境建设与保护恢复湿地系统结合湿地人居研究领域。湿地人居领域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水环境生态的失衡,以建筑学和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其规划设计上以节约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建设与湿地保护一体化为原则,实现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洪水防汛四大功能的集成,同时湿地板块的设计还可以起到调节微气候、增加水上活动和景观的作用。

 

主题演讲回顾六

刘松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华中建筑》编委,《建筑遗产》编委。

刘松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东铁路建筑史1897-1903》漫谈。刘老师以《中东铁路画册》一书为基础,从城市、宫殿、寺庙、塔、桥、造像等方面带我们领略了东北中东铁路建筑的历史风貌。在向我们展示历史文献的同时也带我们了解了历史的趣闻和知识。随后刘松茯教授结合《中东铁路结构与标准图集》等书中的内容,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哈工大三座最老校舍建筑建筑历史、功能构造、结合周边城市环境的考证与研究。
 

 

校友对谈回顾

在随后的对谈环节中,主持人张姗姗教授邀请了中广电设计院北京培铭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蒋培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陆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中心张路峰教授、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张成龙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大平教授、刘德明教授、邹广天教授、周立军教授、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专业总建筑师蒋群力等参加交流,他们一起追忆了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青葱岁月、在职业发展历程中的成长与感悟,在学术交流中分享了真知灼见的思想碰撞和诚挚交流,表达了在建筑学科新的百年之际对母校的感怀之情。

蒋培铭教授首先表达了自己为一个哈工大人的骄傲与自豪,并回忆了当初求学时的很多细节,每位老师的特点,各位优秀学长学姐也给他的激励都历历在目,土木楼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记忆,鼓励着他要学好建筑,每当想起宽阔的走廊,大大的窗台,就会感到非常阳光。

陆伟教授回忆到,在求学时各位老师的都尽职尽责,同学之间年纪差很大,性格和生活习惯也会有很大差异,但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之间真挚的友谊。今天见到大家感触很深,很想念母校和同学们,希望以后多一些关于建筑学教育的讨论和交流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建筑教育应该培养的能力和思想。

张路峰教授感慨道视频里看到的很多老先生都已经不在了,他们没能看到我们百年的这一刻,有些遗憾。离开了土木楼,才真正看到原本土木楼的美,工作之后远离了学校的环境,但却每每回想。学院经历了从哈建工到哈建大,现在又合校成为哈工大,从中可以感受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脚步。

张成龙教授首先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哈工大人的骄傲。张教授回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时表示一直受到了母校基因的影响,母校的基因也在吉林建筑工业大学传播。同时,张成龙教授也代表吉林建筑大学感谢哈工大的支持,感谢在座各位老师的支持;也表达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想到母校和校友们就有了解决方案。

刘大平教授在发言中说到,首先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够赶上校庆100周年,并表达了对于那些已故优秀教师的缅怀。刘老师在土木楼坚守了42年,对土木楼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后刘老师寄语现在的"后浪"们,他们是学科的未来,希望他们珍惜如今的学习环境,在未来有所成就,再续哈工大建筑学科的辉煌。

刘德明教授总结了各位嘉宾的报告和发言,表示从中获益良多,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学科发展了百年,最值得被珍视的是我们在百年间形成的传统,希望能够通过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把哈工大传统继承下去,并在新时代中结合创新将其发扬光大。

邹广天教授回忆了当时的授课老师们,他提到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也表示在自己的从教过程受到了这些优秀教师的影响。在谈及教授学生的过程时表示学生是用来成才的,老师用来辛苦的,学生的成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在回忆合校时,邹教授表示自己能重新回到土木楼,心情十分激动。谈到网上授课,邹老师表示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开设五门网课虽然有很大压力,但是为了响应停课不听学的号召,能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也使自己感到十分的满足。最后邹教授对上一环节的主题演讲进行回顾,并表达了敬佩和肯定。最后为在座的校友送上真挚的祝福。

接着发言的是蒋群力总建筑师,他表示自己离校后一直在石家庄工作,虽然相隔甚远但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注,自己也充当使者把学校的辉煌成就向更多人传播。蒋老师在回忆自己在土木楼的9年的学习工作时说到“我把青春年华留在土木楼,也把最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土木楼留住了一代代人的回忆,是一代代老师和学生积累了这些成就。我在学生时代的这些积累,也是我今天的财富。”最后蒋老师表示在未来自己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学校的怀念,承担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周立军教授表示,感受较深的是当时求学时的老师,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仍感觉求学时的场景一幕幕都还很清晰。在70年校庆时,很多同学都留下了眼泪,并且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未来还要交给年轻人来干,未来也一定会更好,并祝愿我们的建筑学科越来越辉煌!

对谈嘉宾漫谈

经过6个多小时的学术探讨,大家都深感收获颇丰,“百年建筑,世纪芳华”建筑学学术周第二日—— “筑匠心:传承工大精神,积淀百年功夫”主题报告会圆满结束。各位与会嘉宾在云端欢聚一堂,即便相隔千里,大家围炉夜话,追忆往昔、畅想未来,意犹未尽。从这些卓越的前辈们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哈工大建筑人的精神和匠心,在聆听他们回顾建筑学科历史的同时,加深了每一位建筑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更坚定了新一代建筑人在新百年里继续发奋图强,再续学科辉煌的坚定信念。

6月3日,“百年建筑,世纪芳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术周第三日:“筑发展:饮流怀源守初心,产学联动创未来”——校企联合论坛,大咖云集,即将精彩呈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