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百年建筑,世纪芳华”建筑学学术周第三日“HIT建筑百年——筑发展:饮流怀源守初心,产学联动创未来” 校企联合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活动邀请到对哈工大建筑学专业办学给予大力支持的建筑行业代表,讲述哈工大建筑人在行业中的不凡作为,共议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与发展前景。
本次论坛在一段建筑学院全体教师对母校华诞的深情祝福的视频播放中渐渐拉开序幕。开场环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薛名辉主持。薛名辉主任首先欢迎了今天到直播间的各位嘉宾,并简要介绍了各位参与本次论坛的建筑行业杰出校友和产学联动的优秀合作伙伴。
接下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澄发表致辞,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实施双主体产学联动的成功模式,感谢了诸位建筑行业代表为建筑学科的校企合作提供的支持和付出的努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老师预祝建筑学科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获得更大的成绩,也对今天的报告内容非常期待。
主题报告环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陆诗亮教授主持。陆诗亮教授首先欢迎了今天来到直播间的各位行业精英与杰出校友,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主题报告会的主要日程。随后,陆诗亮教授介绍并请出各位嘉宾做精彩的学术报告。
主题演讲回顾一
李军,华健集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建筑师,上海市建设科技委员会住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李军总建筑师为大家带来了以《深化校企合作,共育行业敬业》为题目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建筑设计企业如何联合高校,完善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李军总建筑师从建立校企互访互动机制、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建立联合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以企业的角色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优化建筑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为优秀人才助力。报告的最后,李军总建筑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心制作的院内哈工大人为母校祝福的视频,送上了对于母校深深的祝福。
主题演讲回顾二
何兼,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APEC建筑师
何兼总建筑师分享了对于建筑师职业定位的一些思考,为哈工大建筑学子们毕业后成为职业建筑师指引方向。何兼总建筑师首先分享了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甲方时,作为乙方的设计师如何通过制定清晰严格的工作标准,遵循正确的工作方式,与甲方寻求最大的共识,来处理好与甲方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项目效果的最优化。同时,何兼总建筑师结合多年的建筑实践经验,进一步分享了自己从业以来体会到的“乙方之道”,指出由于建筑师的实务操作所面对的环境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建筑师需要主动超越专业的边界,更多的去充当协调的角色。
主题演讲回顾三
李钫,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专业技术领军人才,BIM中心主任,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李钫总建筑师以《一校一院两江城》为主题分享了哈尔滨与武汉这两座城市,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南建筑设计院这一校一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李钫总建筑师首先介绍了数位在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工作的优秀的工大人,而后又分享了一系列的老照片动情地回忆了自己在哈工大求学期间求学的故事,以及后来进入中南建筑设计院成为职业建筑师一路走来的工作经历。最后李钫总建筑师展示了包括哥斯达黎加体育馆在内的一系列优秀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分享了从业以来自己对于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的经验与思考。
主题演讲回顾四
孙湛辉,上海柏涛北京公司总经理,主创设计师
来自89级的孙湛辉总经理是我校建筑系四年制转五年制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他的演讲主题是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孙湛辉总经理分享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通过多元化的现场建造控制手段更好地追求方案完成度,同时强调了目前多样的审美倾向对多元化设计风格的要求,并具体介绍了上海柏涛目前已落地的诸多商办以及公共建筑案例。孙总提出,“建造”的概念以及全面协调能力的培养应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重视,并分享了自己对校企共赢策略的理解,强调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精细化设计能力以及兼顾落地性和创意性的能力。
主题演讲回顾五
陈自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陈自明总建筑师以“从学院到设计院”为题分享了自己在哈尔滨求学与在北京参加工作的经历,以及与各位老师与同学相处过程中难忘的共同回忆。陈自明总建筑师首先以自己参加工作初期的一些设计经历与案例为引,感叹作为建筑师的成就感以及与所留下的作品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怀与联结。最近三年来,陈自明总建筑师致力于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并分享了其中的所思所想,强调实习作为教学不可缺失的一环,对学生未来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有着积极意义,并建议学校与企业多建立联系,增加互访讲座等交流机会。
主题演讲回顾六
李昕滨,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李昕滨总建筑师首先为母校哈工大送上了百年校庆的祝福,之后提出包容和开放是建筑学对学生最大的吸引力及其专业特点,也是当初自己选择建筑学的重要因素,并以科教融合语境下的设计实践与模式探索为核心作了主题分享。李昕滨总建筑师首先介绍了作为负责人所参与建成的项目,之后谈到了主要参与编制的科研类建筑行业标准,总结出了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中心教学为核心、研发组团环绕、以及产业共享的发散式圈层模式,并具体介绍了以此模式与发展格局主导下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地的各类科教园区设计。提出城市设计、产业策划、建筑设计、规划与景观设计五位一体的科研院区设计策略及其在实践中获得的良好效果,总结出一体化科研模块为主导的设计思维是目前科研院区设计的总体趋势。
校友对谈回顾
主题报告后,陆诗亮教授主持了互动交流环节,嘉宾刘远孝、何兼、郭卫宏、李晋、赵伟峰、李钫、李少云、陈剑飞、潘海迅、徐聪艺、李昕滨、杨旭、刘智伟、吴旭辉和陈自明就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针对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产学研一体化、学习工作经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方舟国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黑龙江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刘远孝针对建筑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高校的建筑教育是否过于局限于建筑本身?是否有必要拓展建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关于社会层面的思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筑师常常面临资本与权力的膨胀,而难以坚持对与建筑本身的追求。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问题。
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何兼回应主持人陆诗亮的提问:如何看待资本膨胀的情况下,建筑师的专业坚持?何总提到,在设计中应更多地关注具体的人如何生活、使用和体验,也应该探讨住区和城市的关系,从个体的角度思考人如何在城市中生活,让人感到被关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郭卫宏教授回应主持人陆诗亮提问,谈论如何在高校设计院环境中兼顾生产、教学与科研?郭教授指出非常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形成产学研的闭环式持续发展。一方面,鼓励研究生参与实际项目,从实践中寻找现实需求,提炼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另一方面,当拿到一个项目时,也会从中寻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用于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晋与郭卫宏教授经历相似,也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来到华南理工工作。李教授提出参与实践很重要,在竞争中学习,不要怕输。这一思想也用来指引教学和研究,鼓励博士、硕士在国外发表论文。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天作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赵伟峰回应主持人问题:在天作团队中,如何处理团队建设、教学、研究以及与业主的关系?赵院长认为,“产学研”应以教学为优先,应调整为“学研产”。团队非常重视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研究生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同时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格。在实际项目中,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问题,通过研究在实际项目中加以解决。在生产方面,天作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与甲方、施工单位、合作单位等进行多方沟通,将自身对建筑的坚持慢慢传递给合作各方,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李钫与主持人陆诗亮受赵院长发言的启发,再次回忆起在哈工大老土木楼度过的难忘时光。陆教授想起当年熬夜赶图之后,被锁在楼里,只好与同学翻窗户出去,到外面找烤串吃。李总说老土木楼在他心目中总是充满温情,他的许多摄影也是在试图捕捉这种感觉。
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李少云回应主持人提问:广州天作与沈阳天作像是南少林与北少林,二者是什么关系?李经理说,广州天作与沈阳天作没有直接关联,但都离不开哈工大校友的支撑。设立竞赛也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一种形式,目的是鼓励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国内学生在这方面与国外相比是不够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剑飞回应主持人陆诗亮教授的问题,作为梅大师团队的指导教师、设计院的管理者、专业期刊的主编,在研究生的培养、设计院的体系建设和科研管理方面,如何践行或者看待产学研全方位的结合?她首先谈到高校设计院在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并以哈工大设计院的研究生培养团队为例说明了设计院与学院进行两院一体化建设的办学模式。在这一双赢的模式下,学院借助实践平台取得成果,设计院以学科为后盾提高行业竞争力。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潘海迅应主持人的提问,谈到在创作,企业管理与经营,以及业界竞争中的经历。他提及了逐步接触并深入体育建筑创作的经历。从学习到工作离不开哈工大建筑学院和天作研究室的培养以及师长的帮助。这些年里,他一直尝试以讲座的方式给予团队中的年轻人以帮助。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是否能以这种方式回馈母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徐聪艺就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作中如何传承哈工大的特点,从而带动企业发展?”谈到学校和学院给他带来的底蕴和支撑。在设计一线,他观察到哈工大建筑学院培养出的建筑人体现出务实、重视人的感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他还谈到建筑师在职业生涯中面对的合作形式,和在学校的班级中面对五湖四海、背景迥异的同学是相似的。大学中团结同学的经历,有助于在工作中建立合作意识。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昕滨谈到了同学情谊,从同学少年谈到今日聚会,感慨良多,她提到无论是在求学和在职业生涯中,都受到了许多同学和前辈的无私的帮助,同窗们的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经理、执行总经理杨旭回应主持人提问:如何看待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杨总认为,应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建筑师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在多种限制因素中找到平衡点。
华建集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刘智伟应主持人的引导谈到了母校在个人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首先,他谈到母校给他的职业生涯打造了最基本的范式,几乎所有的基本功都是在土木楼中培养的。然后,他又谈到了作为校企合作的践行者和参与者,他希望将在工作中建立的职业观点和能力反哺母校。
鼎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吴旭辉就主持人提问“请谈一谈母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总结了学科变化、专业竞争变化和学科发展的新思维。毕业后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建筑学专业的优势。在走向管理岗位的过程中,学校培养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我们除了做专业和专项以外,还可以向管理和其他方向拓展。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自明应主持人邀请,总结了今天的云端聚会,再次表达了对土木楼的想念之情和对母校百年的真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