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气候变化与空间健康风险”成功举办

2021年9月2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二十八:气候变化与空间健康风险”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学术对话邀请了全国各地规划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与一线规划设计师参与讨论,为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规划应对政策和策略体系研究凝聚智慧,为现场参会者带来一场学术与思想盛宴。

公众健康是城市最重要的财富。当前,各地相继开展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应当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考虑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不仅有助于在充分考虑各类健康风险要素的基础上采取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提升城市在极端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抗风险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居民健康安全与社会安定,尤其是保障儿童、老人等脆弱性人群的健康,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健康不平等问題,同时将有助于减少因气候变化、健康威胁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明确气候变化导致的健康风险及其空间影响机制,汲取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视角下的规划行动经验,将防范居民健康风险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主旨发言

徐苏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城市设计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徐苏宁教授指出目前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增加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健康风险,强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健康风险以及空间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空间规划设计,同时将其纳入到各级国土空间体系中。徐苏宁教授介绍了本次学术对话中的四个议题:第一,气候变化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哪些风险?与之相关的空间影响要素有哪些?第二,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国际规划行动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三,规划如何结合不同地域气候环境特点促进公众健康?第四,如何在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融入相关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此外,徐苏宁教授介绍了各位参加讨论的特邀嘉宾。

 

引导性发言

冷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寒地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作为本次对话的学术负责人,冷红教授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及规划学科视角下的思考”的引导性发言。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背景以及气候变化影响健康的途径,包含直接影响、环境导介影响和社会导介影响三个方面,继而指出城市居民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致命风险、慢性非传染病风险、传染病风险和心理健康风险,将降低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中是当前阶段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结构、道路网络、建筑布局、空间设计四个层面解析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城市空间影响要素。最后,冷红教授从规划学科视角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包含气候变化背景下面向健康风险的规划理念转变、积极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将健康风险评估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几个方面。

王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教授

王兰教授做了题为“健康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与探索”的引导性发言,重点分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主要空间要素的健康影响,提出规划空间要素包含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方面,同时总结了三条规划作用于居民身心健康的路径:第一,确保健康底线,重点在于减少和消除空间要素里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空间暴露;第二,提供健康设施,作为日常和疫情期间的健康支撑;第三,促进体力活动和交往,引导积极的生活、工作、交通和娱乐方式,实现健康促进。基于此路径,王兰教授从现状诊断、方案编制、方案评估三个阶段提出健康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框架。现状诊断阶段重点识别人群健康特征,分析现状健康风险和健康资源;方案编制阶段通过空间要素配置,进行风险规避和资源优化;方案评估阶段评判规划对健康的正负效应。最后,王兰教授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展示了健康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实践样本。

唐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长聘副教授

唐燕副教授做了题为“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识别与规划设计策略应对”的引导性发言,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成为愈加频发的城市灾害,需要从“脆弱性”视角加强城市规划应对气候灾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报告在揭示“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 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起高温热浪脆弱性的全要素评价框架,然后以北京中心城为例,研究和识别了高温热浪和易受高温影响人群等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中心城脆弱性的“外低内高、南高北低”空间格局,报告分析了不同片区的脆弱性成因,并将中心城区划分为“高暴露主导区域”、“高敏感主导区域”和“低适应能力主导区域”,对每类分区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嘉宾自由发言

毕凌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系主任 教授

毕凌岚教授介绍了以四川藏区为对象开展的将气候、健康与人居环境结合的研究,指出藏区的气候特点为“长冬无夏、冬寒春凉”,且环境中的太阳辐射强度极大、整体空间舒适性较差,但是四川藏区传统人居环境具有生态适应智慧。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重点解析了藏区传统人居环境的建筑建造过程中对日照、风、植被等自然气候要素的利用方式,总结出藏区传统城镇聚落中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强调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汲取藏区传统建筑建造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做好地域文化传承和社会组织。

陈洋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陈洋副总工程师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我国南方城市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与空间健康风险的实践经验。首先指出广东的城与乡都高度依附于水网,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让广东地区的河网面临水质污染、水岸物理形态改变等健康问题,以及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多种气候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以河湖水域为框架,按“三道一带”的空间范围开展规划和管控,提倡让自然做功、还地于河,并在关键性海湾地区通过韧性化工程手段应对风暴潮威胁,最终实现水岸共治,以更为有机的“生态+”的理念,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健康问题。

陈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天教授介绍了近几年团队从气候变化视角下开展的适水型城市健康空间建设策略研究成果,提出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修复和保护、水安全防控及水气候适应等几个方面实现健康城市融合水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陈天教授认为不同的空间层面都应提出相应的适水对策,城市适水问题影响到整体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气候变化视角下适水型城市建设未来思考,重点从城市群或区域及其流域尺度、城市及其流域尺度、街区及其流域尺度三个层面探究以水环境为导向的健康城市设计策略体系。并提出了社会多方合作、公民参与视角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建设策略思考。

王世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教授

王世福教授首先提到健康城市对于城市建设中应对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更加积极地引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循证研究方法,并结合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开展应对新冠疫情以及流行病、重大疾病等相关的城市空间循证规划研究,例如绘制健康地图、疾病地图等。其次,建议未来相关研究中不只局限于统计数据分析、仪器设备测试等,应该将健康影响评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行业技术规程中去,研究各种空间干预指标的具体应用,以指导具体的空间规划实践。此外,王世福教授认为气候及健康风险除了共性外还有很强的地方性,提出不同气候情境下的城市应根据地域实际情况编制气候适应性规划。

翟国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翟国方教授指出近年来安全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刚刚刊文“建设更加健康安全宜居的城市”。无论是健康城市还是韧性城市,都需要从五个维度来进行考虑规划建设。第一是灾害风险类型,如洪水、内涝、飓风、传染病等;第二是空间尺度,包括区域、城市、区、街道等不同层面;第三是治理要素,包含资本、技术、政策及管理等多方面;第四是治理主体,包括政府的引导作用及社会、个体的积极配合;第五是灾害阶段,在灾前、灾中和灾后的不同灾害阶段应有不同侧重点的应急管理措施,但应该是全过程的考量。科学的风险评估是做好健康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和前置性工作。

张远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张远景院长认为应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构建生态格局,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他介绍了齐齐哈尔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构建生态格局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相关经验: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生态、灾害等方面对生态保护多样性、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进行多维度的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明确安全韧性底线;围绕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城乡空间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综合防灾工程等五个方面内容开展灾害与风险评估,划定灾害风险区;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增强城市空间韧性等。

 

最后,冷红教授与徐苏宁教授分别就学术对话内容做了总结发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人类健康影响机制复杂、影响程度不一,健康城市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气候变化问题,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规划应对政策和策略体系。从规划学科的角度,关注不同地域的特殊气候条件,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健康风险评估,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本次学术对话的承办方及部分特邀嘉宾未能到会议现场参会,但是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年会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术对话的举办获得圆满成功。

对话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