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社会学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刘亚秋研究员《口述作为社会学的田野》成功举办

2021-10-19 16:46

       应我校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中玉教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区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刘亚秋研究员于2021年10月16日开设《口述作为社会学的田野》讲座。讲座由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副院长王树生教授主持,校内外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与同学听取学术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刘亚秋研究员通过梳理修昔底德、司马迁的历史撰写,对“口述史如何开始”这一问题进行了厘清。刘亚秋研究员强调了约翰·拉什“口述史努力赋予社会史以人性的一面”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她对记忆视角与口述史的关系、口述史与社会记忆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刘亚秋研究员认为,口述史既是历史编撰使用的原始资料,也是社会记忆的原材料。她强调,口述史能够揭示分歧产生的过程,有助于理解普通人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接下来,刘亚秋研究员详细探讨了作为社会学田野的口述。她简单梳理了中国社会学研究口述史发展的三个阶段。针对口述史与深度访谈的区别、结构构成及理论视角,刘亚秋研究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其他学科的口述史研究、口述史的价值假设、作为方法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
       然后,刘亚秋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口述史资料分析的两种方法:记忆研究与叙事分析。继而,刘老师引申出“口述者的回忆也是一个叙事文本”的看法。针对叙事研究处理的核心问题、理论来源、理论价值及其在中国社会学(口述史)中的位置,刘亚秋研究员进行了解读。她认为,口述史是认识社会的工具,而社会学可以通过社会理论(记忆和叙事)探索口述史料中所表达的“社会心态”问题。
       最后,刘亚秋研究员根据保罗·利科和阿斯曼夫妇的相关研究,引申出个体的口述记忆和文字形式的存储记忆问题。她认为,个体记忆和存储记忆有些相像,不完全能够被结构化、规范化,而存储记忆的概念趋向文化形式的潜意识。刘亚秋研究员指出,口述史是一种方法,是认识社会事物的一个工具,我们应该重视对口述史方法的反思。
       在讨论阶段,刘亚秋研究员结合自己从事知青口述史研究的体会,针对部分同学提出的“社会学研究如何恰当地使用文学材料”、“如何理解问题意识”、“倾听者与口述者如何保持适当距离”及“口述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等问题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