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作为2025俄罗斯高中校长校园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汉语教师研讨会在国际教育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国际教育学院来华培养部的汉语教师们与七位俄罗斯汉语教师围绕“新媒体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创新与实践”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中俄汉语国际教育合作注入新动能。此次交流聚焦汉语教学前沿问题,旨在探索数字化、本土化融合的教学新路径。
研讨会正式开始前,俄罗斯汉语教师走进对外汉语课堂,深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真实教学场景,感受不同课型、教学设计及不同教学方法引导下的国际学生学习状态,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别与两个班级的师生们共同完成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汉语课。



研讨会上,我院对外汉语教师就俄罗斯教师们所关心的语言生中高级班的分班测试方式、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学生基本学情做了简要介绍,并就语言水平实际差异较大、学习目标各异的中高级班如何开展教学等问题做了详细报告。无论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人工智能软件完成教学环节、充实课堂内容、布置学习任务,还是在合作教学、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教学设计平衡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教学理念及实践案例分享都得到了俄罗斯教师们的普遍认可。
来自俄罗斯高中的汉语教师艾书奇则分享了本土教学案例,如通过设计发散思维练习题,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4K”能力。“4K”即俄语中以字母“K”开头的创造、合作、沟通与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发散思维练习题的带动下,得以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方面的快速提升。

在自由交流环节,教师们纷纷就各自学校汉语课堂建设的重点、亮点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达成了共识:实践导向,激发课堂活力是汉语教师们共同的目标。而如何更全面、高效地利用当今时代丰富的媒体、人工智能资源,融合本土资源、文化开展教学,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持续探究的问题。教师们建立了微信群组,约定未来就创新课堂活动形式展开进一步合作。

此次中俄汉语教师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生动诠释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连接中俄两国的"文化丝路"的重要作用。未来,中俄两国的汉语教师们将携手共进,继续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