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
交通学院研究生寒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实践团在刘鹏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向往和憧憬之情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第三站,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井冈山,开始了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历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红色之旅。
1月17日天还没亮,实践团队所有成员就乘坐大巴车来到了井冈山脚下的茨坪镇,这个小镇中无处不在的雕塑透露着一种红色的气息。来到井冈山脚,撰写在主峰雕塑上的“井冈山”三个大字进入视眼,红色和金色的色调使这块红色的土地显得更加庄严。
师生们在井冈山脚下
参观分为三条路线展开,第一条为黄洋界——龙潭——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毛泽东故居——领袖峰。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美景背后,曾经发生过我军历史上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山上至今还保留着红军哨口工事,黄洋界保卫战这一以少胜多的战役,粉碎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曾挥笔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站在当年修筑的工事上,眼看险峻的山峰地势,大家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战场上的硝烟。为了改善革命根据地的医疗条件,1928年,红军在小井设立了红军医院,内设门诊室、手术室、办公室及病房,对红军伤病员、当地百姓进行救治,复原后的医院旧址中陈列了张师长献盐、红军女战士曾志等事迹,大家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当时医院中发生的故事。大井毛泽东旧居坐落在大井村中的新屋下,毛泽东同志到大井后,原井冈山地方武装王佐腾出此房给毛泽东同志和部队居住,毛泽东同志常坐在门前的石头上读书看报。
黄洋界哨口
红军第四军医院
大井毛泽东旧居
第二条路线重点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该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博物馆通过“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八角楼的灯光”等19个场景,用多种方式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走出井冈山后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参观结束后,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第三条参观路线为会师广场——龙江书院——八角楼——红军造币厂。龙江书院是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第一次会面的旧址,也是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旧址,虽然教导队只办了二个多月,但是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学院回到各地后都成为了当地革命骨干。八角楼是大家较为向往的参观地点之一,这里曾经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另外,中共湘赣边界“一大”会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陈毅同志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步云山练兵场旧址、、象山庵等历史遗迹也围绕在周围。这是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旧居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大家穿梭在一栋栋在现在看来条件十分简陋的建筑物内,想象着当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斗争与实践,总结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理论,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指导。1928年5月,由王佐负责在上井办起了第一所红军造币厂,造出了中国红色政权的第一批金属货币——“工”字银元,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
井冈山会师广场
龙江书院
红军造币厂
通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参观,实践团成员们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曾经只在书上看到的历史仿佛跃然纸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包括我们在内的社会实践团成员在内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家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我们当代研究生不能够坐享其成,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好知识,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