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同时受学校国际化资金资助,英国杜伦大学教授、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知名学者Prue Holmes博士于2018年3月29日至4月5日间到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作系列讲座,此外Holmes博士还主持了以跨文化教育理论及方法为主题的工作坊,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中心学者参与了此次工作坊。
4月日2下午,Holmes博士在机械楼3036面向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题为“Resear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讲座,探讨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如何有效深入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Holmes博士首先从经济、政治、科技、民族、身份等多重角度指出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三个议题。首先,她介绍和评价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三种常见方法,即功能主义方法、解释主义方法和批判主义方法。Holmes博士对功能主义方法进行了批判,指出该方法虽然便于区分文化差异,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文化定式和偏见。因此,跨文化交际研究应当突破这种本质主义视角,注重对文化现象的诠释,挖掘交际个体的个性化和交际过程的复杂特点。研究者还应当秉持批判意识,注重分析产生文化现象的政治、社会和历史等因素。Holmes博士还用研究案例来阐释如何用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Holmes博士强调,传统的二元对立论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当是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对话论,追求多元文化在对话和融合中求同存异。
4月2日晚,Holmes博士在管楼003教室做了一场面向全校学生、题为“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study abroad”的公开讲座。本次讲座的目的是使学生们了解和跨文化意识相关的几个概念,思考这些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而反思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自己从事跨文化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通过生动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和启发式问题,Holmes博士引导学生们领会身份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思考处理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方式,进而打破“模式化”、“偏见化”等本质主义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
4月4日下午,Holmes博士与哈工大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中心的老师开展了题为“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to intercultural learning”的工作坊。期间,Holmes博士结合目前进行的一项欧盟伊拉斯谟+计划项目“RICH-Ed”(中国高等教育跨文化教育资源研究,该项目由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国内四所高校和三所欧洲世界顶级高校参与共建),梳理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此次她来访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推进该项目的顺利进行。Holmes博士指出,RICH-ED项目旨在为中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提供方法,开发相关培训教材,并提供跨文化交际培训,从而增强高校大学生和其他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该项目打破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立足批判思维观,形成全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视角和培养模式。Holmes博士还与中心成员一道分析了当前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Holmes博士的系列讲座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积极思考,多位师生围绕讲座议题与Holmes博士交换认识,与会者纷纷表示Holmes博士的讲座给他们诸多启发,他们很珍惜这次与国际级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教育专家对话。(文:顾晓乐,宋莉)
Prue Holmes博士在讲座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