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暑期学校主题鲜明,突出外语学科特色,实现外语赋能,提升中国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暑期学校邀请国内高水平专家学者授课和讲座,内容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一定的深度、广度,打造外语国际暑期学校的品牌。
二、时间安排
暑期学校时间:2022年7月4日—2022年 7月8日
日 期 |
时 间 |
内 容 |
主讲人 |
星期一 7月4日 |
8:30-9:00 |
开学式 |
|
9:00-12:00 |
讲座 1:国别区域研究与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孙晓萌 |
|
13:30-17:00 |
讲座2:国际胜任力的需求和培养 |
张 宁 |
|
星期二 7月5日 |
8:00-11: 30 |
课程: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研究(1) |
张天伟 |
13:30-17:00 |
讲座 3:数字化生存经验的阐释与批判 |
秦明利 |
|
星期三 7月6日 |
8:00-11:30 |
课程: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研究(2) |
张天伟 |
13:30-17:00 |
讲座4:初心与使命—建党伟业中的翻译活动研究 |
许文胜 |
|
星期四 7月7日 |
8:00-11: 30 |
课程: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研究(3) |
张天伟 |
13:30-17:00 |
讲座 5:文化话语视野下的中国全球传播 |
施 旭 |
|
星期五 7月8日 |
8:00-11:30 |
讲座6:“天人主义”的跨文化交际范式 |
贾玉新 |
13:30-15:00 |
课程: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研究(4) |
张天伟 |
|
15:00-15:30 |
结业式 |
|
三、课程和讲座安排
(一)课程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研究(1学分,16学时)
主讲人:张天伟
张天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二)讲座
讲座 1:国别区域研究与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4学时)
主讲人:孙晓萌
孙晓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研究员。现任教育部外执委非通用语专业分执委委员,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兼职研究员。
讲座 2:国际胜任力的需求和培养(4学时)
主讲人:张宁
张宁,博士,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曾任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助理兼出国留学工作处处长,曾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教育领事。
讲座 3:数字化生存经验的阐释与批判(4学时)
主讲人:秦明利
秦明利,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务理事,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公共阐释与公共语境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讲座4:初心与使命—建党伟业中的翻译活动研究(4学时)
主讲人:许文胜
许文胜,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翻译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英语专家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育数字化联盟副理事长兼人工智能分会理事长、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高翻学院与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翻译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讲座5:文化话语视野下的中国全球传播(4学时)
主讲人:施旭
施旭,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曾任荷兰、新加坡和英国高校访问学者、讲师、副教授(Reader)。国内外发表论文百篇,出版国际专著、编著六部;代表作是《文化话语研究》和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讲座6:“天人主义”跨文化交际范式(4学时)
主讲人:贾玉新
贾玉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主任等职。
四、招生信息和联系方式
1. 招生条件:全国高校本科及研究生
2. 招生数量及费用:50人;免费
3.工作语言:汉语
4.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婷(电话:0451-86414509 )
5. 报名学生请在7月3日前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并加入QQ群704342769,备注学校+学科/专业+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