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塔基大学Lisa Zunshine教授系列讲座成功举行

 

2022年6月16日-20日,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丽莎·赞善(Lisa Zunshine)教授为我校做了两场认知诗学方面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刘克东教授主持。

2022年6月16日下午,赞善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第一场线上讲座,题为《看得见的心智》。丽莎·赞善教授首先简要概述了心智理论,介绍了认知进化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然后,丽莎·赞善教授阐明了她的论点背后的关键假设,首先,心智理论是一种“饥饿”的适应,需要不断处理想法、感觉和意图,其次,身体在这种认知饥饿中占据双重地位,被认为是关于心灵的最佳和最坏的信息来源。丽莎·赞善教授进一步展示了这种双重视角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表现形式——小说、绘画和电影——其中身体暂时被迫作为精神状态的直接渠道发挥作用。丽莎·赞善教授最后推测了这种身体认知进化观点在文化媒体(包括互联网)分析中的进一步应用。

image-20220715083456-1

image-20220715083456-2

 

2022年6月20日晚,赞善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第二场线上讲座,题为《揭秘文学》。讲座中赞善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种文学现象——“嵌入式”心理状态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运用,并就此引申出一系列追问和思考。讲座伊始,Zunshine教授提出,上千年来,作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读心”的方法让读者理解人物和叙述者复杂的心理状态,这也成为了一种广泛的,却不为读者和评论家们所察觉的文学现象,即文学中的“嵌入式”心理状态。这一心理状态可以简单理解为“思考关于思考的思考”,在生活社交中,它的层级一般不会很高,但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模式的级别通常能达到三级。接着,Zunshine教授介绍了“嵌入式”心理状态的三个特点,并结合《狂人日记》中的选段讲解了文学与日常语段在运用“嵌入式”心理状态时的不同。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地领悟“嵌入式”心理状态的妙用,Zunshine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并逐一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生动的阐释。第一个问题是在“通俗小说”和“文学小说”中“嵌入式”心理状态的区别,教授认为前者更为直接明确而后者多含蓄暗示。第二个问题针对作者写作时的意识,即作者是否在写作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正依赖于“嵌入式”心理状态来表达思想,Zunshine教授认为在初稿时大部分作家是无意识的,而在修订时他们会注意这一表达的效果,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而对于第三个问题——作者的现实生活记忆与文学作品的转化以及“嵌入式”心理状态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Zunshine教授通过对另一位作家的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专注于想象和意识的回忆录专门修改“原始”记忆,以增加嵌入的频率和深度,从而使文本更“文学”。最后,Zunshine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嵌入式”心理状态已经融入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我们的标准体验。

  image-20220715083456-3image-20220715083456-4

image-20220715083456-5

Zunshine教授是一名从事心智理论和小说研究的认知诗学学者,她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二十世纪中叶的俄罗斯、中世纪晚期的中国和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以推测不同社区的隐含价值观如何促进或压制文学,戏剧和视觉艺术中的特定读心模式。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Zunshine教授与听众就戏剧反讽以及“嵌入式”心理状态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师生们都对Zunshine教授精彩的讲座感慨良多并表示衷心感谢,Zunshine教授也就认知文学演讲领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线上聆听本场讲座的师生皆认为Zunshine教授的思考鞭辟入里,听后受益良多。